一字读解·杭州高新区(滨江)三季报丨数字经济的“滨江现象”

来源:浙江新闻客户端 | 2021-11-02 16:39:29 |

杭州高新区(滨江)经济运行的第一个特点是“经济底盘‘稳’,坚定数字赛道有成效”。

我们先来讲一个发生在浙江的有关“数字”的故事。

两年前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经济学家,讨论了9个他们发现的正在发生的有趣变化,其中一个与杭州城市大脑有关:五年前,杭州拥堵程度排名全国第2位,五年后排名全国第35位,说明城市大脑的计算有了效果。

依据这些故事,经济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:数字技术迅猛发展,催生了很多有趣现象,它们产生的社会价值大多没有被计入GDP指标中。

倘若这些经济学家们现在来到浙江,讨论数字技术对GDP的贡献,或许他们的结论还会有所变化。

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地,杭州高新区(滨江)刚刚交出的三季报,就是这一变化的有力“论据”——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,也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,催生了数字经济的“滨江现象”:GDP总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,实现“高基数、快增长”。

虽然杭州高新区(滨江)行政区划面积,在杭州只能排倒数第一,增速却跑在了前头。今年1-9月,杭州高新区(滨江)GDP达1427.4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12.7%,两年年均增长10.0%,增速及两年年均增速皆位列杭州全市第一。

杭州高新区(滨江)GDP持续两位数增长,说明经济底盘稳、动力足。而那些“大多没有被计入GDP指标”的数字技术,已经成为了杭州高新区(滨江)经济企稳的最大动力之一。就像杭州高新区(滨江)党委书记王敏介绍的那样:“经济底盘稳,坚定数字赛道有成效。”

的确,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,数字赛道已然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。

前不久,笔者应邀走进了由新华三集团打造的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样板点。这是一个数智社区一体化平台,一体化支撑该区全域62个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,对全区各层级的反馈、诉求、工作难点进行归集后,再集中分派、处置和解决。

虽然这些数字技术,看上去没有直接与经济产出联系起来,但背后却是实实实在在的商品和服务。

从杭州出发走向全国,新华三依靠数字技术积淀和硬件生产能力,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探索者、领跑者,也成为了杭州高新区(滨江)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。据杭州高新区(滨江)有关部门统计,今年1-9月,新华三系工业产值占该区工业总产值的15%。

要知道,1-9月杭州高新区(滨江)工业产值总量已经达到2022亿元,增长17.4%,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。按照15%的贡献力,新华三系1-9月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300亿元,可见这家以智慧城市建设见长的数字经济企业,爆发出了非同寻常的增长力。

高基数上的快增长,得益于上百上千家稳健发展的数字经济企业。今年1-9月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121.3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占GDP比重为78.6%,总量和占比均位列全市首位,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。同时,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547.2亿元,增长18.5%,两年年均增长15.4%,总量保持全市首位,其中95%以上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,数字经济的成分非常足。

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,已经形成了数字经济的“滨江军团”。

过去30多年间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数字经济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,在数字经济产业链布局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有代表性企业,已先后诞生了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、网易(杭州)等一批“重量级”数字经济企业,在电子商务、数字安防、金融服务、通信设备、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产业高地。

这支不断壮大的数字经济“滨江军团”,如今已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。

从税收看,1-9月,网易、阿里、海康、新华三和大华五大集团系共计同比增长16.18%,占全局税收比重为42.08%,对全局税收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,数字经济是经济税收主引擎。

从产值看,1-9月,海康系、大华系、新华三系等工业30强,占杭州高新区(滨江)工业总产值的92.4%,工业30强总产值增长21.2%,也高于全区总产值增速3.8个百分点。

这些数据都在揭示,发展数字经济,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。

杭州高新区(滨江)要把数字经济的赛道越走越宽。早在2019年,杭州高新区(滨江)许下“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”的梦想:到2021年,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4500亿元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80%。

如今,这个梦想稳稳地走入现实。

(制图:严东)


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41 联系网站:85 572 98@qq.com